我国教室照明存在的6大病区
一、 教室昏暗,照度不足
教室灯具采用简单的荧光灯支架,很多学校黑板照明没有设置专用黑板照明。学生无法清晰看清黑板上面的内容,长期极易导致眼睛疲劳,导致视力下降。桌面照度、黑板照度均不能满足现行标准的要求。学生长期在这种光照条件差的环境下学习,势必引起视觉疲劳,从而导致近视。
二、频闪
目前学校普遍使用荧光灯管,频闪严重。波动深度:
>8% 有风险
<8% 低风险
<3.2% 无风险
在光强不断变化的有频闪的光源下工作学习,视觉系统需要不断地调节眼球瞳孔的大小来保证视网膜光照度的稳定性和成像的清晰度,从而引起视觉疲劳,重则损伤视觉系统 。
三、眩光
现状:
90%以上的学校,都采用裸灯安装,为达到国标要求的桌面照度,很刺眼。学生和老师上课很不舒服,容易视疲劳
危害:
1、难以集中注意力,降低学习效率
2、容易视觉疲劳,长期导致近视
教室的眩光值(UGR) ≤16
四、显色指数偏低
现状:普通荧光灯及绝大部分LED灯,CRI(显色指数)在75左右,造成颜色失真。
危害:损视觉系害统,长时间在低显指环境下,容易引起对颜色的辨识度下降。
l 教室宜采用光源的显色指数≥ 80,美术教室显色指数≥90
五、高色温、存在蓝光危害
现状:
部分学校使用劣质的LED灯管,色温高达7000K以上,远远高于国标的上限值5500K。
危害:
劣质LED灯管无国家蓝光检测报告,无蓝光控制,蓝光溢出量大,损伤视觉系统
l 国家专业照明检测机构,符合无危害级别的LED灯具,才不会造成任何光生物辐射危害。
六、能耗高
现状:为了满足照度要求,大部分学校加大荧光灯管的数量
危害:耗电量大,不环保,不节能在维持平均照度值300 lx的条件下,教室照明功率密度现行值≤1W/㎡,目标值应为 9W/㎡。